硬碟資料救援術語解釋-磁表面存儲器

硬碟資料救援名詞解釋-G表及P表

您的 硬碟 壞掉了嗎?硬碟 損壞資料遺失了嗎?想要尋找資料救援嗎?

新竹資料救援, 為您解說硬碟資料救援相關術語。

1. 資料救援術語

針對有興趣的朋友們,在本篇中,我們將為您解說資料救援術語。

1-1磁表面存儲器

磁表面存儲器是我們常使用的儲存裝置,資料藉由電流產生0、1的結果,靠著0、1不斷不斷轉換成我們在螢幕上看到的資料,這技術分別用在硬碟、隨身碟、光碟、黑膠磁碟片、錄音卡帶…。

1-2種類

1.磁表面存儲器分2種,其中磁帶存儲器是一種順序存取的設備,存取時間較長,但存儲容量大,便於攜帶,價格便宜,是一種主要的輔助存儲器。磁帶的內容由磁帶機進行讀寫,按磁帶機的讀寫方式分為啟停式和數據流式兩種。

2.磁表面存儲器的另一種磁碟存儲器的主要指標包括存儲密度、存儲容量、存取時間及數據傳輸率。  

1-3 存儲密度

1.存儲密度分道密度位密度面密度

2.道密度是指沿磁碟半徑方向單位長度上的磁軌數,單位為道/英寸。

3.位密度是磁軌單位長度上能記錄的二進位代碼位數。單位為位/英寸。

4.面密度是位密度和道密度的乘積,單位為位/平方英寸。

1-4存儲容量

1.一個磁碟存儲器所能存儲的位元組總數,稱為磁碟存儲器的存儲容量。

2.存儲容量有格式化容量和非格式化容量之分。
(1)格式化容量是指按照某種特定的記錄格式所能存儲信息的總量,也就是用戶可以真正使用的容量。
(2)非格式化容量是磁記錄表面可以利用的磁化單元總數。將磁碟存儲器用於共計算機系統中,必須首先進行格式化操作,然後才能供用戶記錄信息。

1-5平均存取時間

1.存取時間是指從發出讀寫命令後。磁頭從某一起始位置移動至新的記錄位置,到開始從碟片表面讀出或寫入信息所需要的時間。

2.這段時間由兩個數值決定
(1)一個是將磁頭定位至所要求的磁軌所需的時間,稱為定位時間或尋道時間;
(2)另一個是尋道完成後至磁軌上需要訪問的信息到達磁頭下的時間,稱為等待時間。

3. 這兩個時間都是隨機變化的,因此往往使用平均值來表示。平均存取時間等於平均尋道時間與平均等待時間之和。平均尋道時間是最大尋道時間與最小尋道時間的平均值,平均尋道時間為10 ms~20 ms。平均等待時間和磁碟轉速有關,它用磁碟旋轉一周所需時間的一半來表示。

1-6數據傳輸率

1.磁碟存儲器在單位時間內向主機傳送數據的位元組數,叫數據傳輸率,傳輸率與存儲設備和主機介面邏輯有關。

2.從主機介面邏輯考慮,應有足夠快的傳送速度向設備接收/發送信息。

3.從存儲設備考慮,假設磁碟旋轉速度為n轉/秒,每條磁軌容量為N個位元組,則數據傳輸率Dr=n N(Bps)。也可以寫成Dr=D×v(Bps),其中D為位密度,v為磁碟旋轉的線速度。

4. 目前磁碟存儲器的數據傳輸率可達幾十兆Bps。

資料參考:http://www.twwiki.com/wiki/%E8%BC%94%E5%AD%98

請多利用宅配送件方式,0800-600-966

如果大家對資料救援還有疑問的話,可以查詢我們的服務據點,或是到粉絲團專頁詢問。

Leave a Comment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